close
自從第二次月考後,班上開始有一些「讀」的回家功課,昨天也派了一項查國十三生字簿裡詞例的解釋並讀一讀。如果字典裡詞例的解釋與生字簿裡相似,就讀生字簿裡的解釋即可,若不同就要註記在簿子裡或自己的腦海裡。
今天查閱了孩子交過來的生字簿後,會主動做好這種功課的仍是有限,與自己預估的績效差不多,這種作業,無法完全地有跡可循,因此父母如果只問回家功課「寫」完了沒?孩子通常會因為這種作業不一定要寫,而回答寫完了;或者當天因補習多,就把要「寫」的寫一寫,而這種功課老師又不考也不一定問到我,所以也沒有需認真完成的必要性。
會派給孩子「讀」的作業是因為抄寫性質的功課只是學習的一部份,而閱讀的份量與速度絕對勝過抄寫,如果每種能力都只能透過抄寫習得,那所學有限且耗時,而查字典了解語詞意思就是希望孩子從單一個字出發去推演語詞以及清楚其意義,如果能腳踏實地把這樣的功課完成,一段時間下來,就能為自己累積豐富的字義與詞意,爾後孩子遇到不曾學過的陌生字詞能有比較足夠的已知訊息來做某種程度的推測,讓孩子漸漸培養出「望文生義」的閱讀能力,也讓語言文字的邏輯推理能力能因這樣的閱讀而更好,所以生字不該只停留在學會「寫」,而要更進一步地知其詞與意,這是我希望能從這樣的功課重新培養孩子這樣的習慣與能力,而「讀」便利書也是這樣的用意。
是否會因為只是讀一讀沒有考試而毫無效果?這樣的作業我鼓勵孩子自己要自發性地完成,不是毎種能力的建立都要經過考試,如果這樣學習可真是件痛苦的事,當然更希望孩子能因它不需考試而喜歡去「讀」這些作業。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