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和孩子一起學 (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只能說感恩科技讓大家可以點滑鼠就知古今!

http://x768.com/wh/?z=2&x=5872&yr=928&lg=2&y=1152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班上有位對本份事超認真的女孩,打電話來詢問有賣國語日報的7-11,這把老師問倒了

我是沒在7-11買過,但經可靠訊息得知7-11是有賣的

經我家古狗的查詢方知,並非每間7-11都有喔!而高雄市前鎮區真的不多,學校附近的7-11也沒賣,這項作業的確較費心喔!

以下是根據班上學生居住地得到以下門市是有賣的:

7-11-林德店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黑板上出了五題四年級程度的國、數、自三科的題目

請他們靜默思考並想想會幾題

全班皆舉手表示會這五題

我再請他們在空白紙張上寫下四年級第一、二、三次月考各科的分數

離開四年級還不到一年,考幾分大部分同學都忘了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週月考,孩子在聯絡簿上的心情小記出現最多的字眼就是「緊張」、「害怕」。發還考卷前,我們就在班上先來討論討論關於自己的緊張與害怕是從何而來的。

 

我將孩子舉手發言的內容一一寫在黑板,大致上如下:爸媽沒面子;爸媽會罵、打、威脅〈如:禁打電腦、不給吃飯、趕出家門〉;安親安老師會打、罵、威脅;爸媽會拿此和手足、親友相比較;同學嘲笑等。孩子在說上述理由時,不只如此簡短,還把爸媽當時說話的情境很認真地演練了一次,這當中是真是假不清楚,但腦袋會裝入如此情境,或許都錄自生活片段吧!

 

孩子們越說越high,把緊張與害怕全歸因給別人,尤其是爸媽。究竟說了這麼多,「你自己在哪裡?」,彷彿考試這件事自已是不需負責任似的,考好是爲了讓爸媽開心,考不好只會擔心爸媽生氣。當你看不見自己時,就不清楚自己該有什麼責任,這是現代孩子可憐又辛苦的地方,因為現在很多大人要求孩子的口氣裡包含著自己面子這成分,就算大人把話包裝的毫無痕跡,孩子依然可以感受到,這是非常微妙的情感交流。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學課本第五單元「立方公分」的一開始,用了小豬以磚砌牆的畫面作為該單元的引起動機。

孩子回答課本小豬砌牆的問題後,再請他們回溯一下三隻小豬的故事,請他們想想自己平日做事態度是像三隻小豬中的哪一位。

記得杜正勝當教育部長時,「三隻小豬」正夯,雖然各界看法不一,但從故事本身來看,仍有其可傳達給孩子的寓意。

故事的本源皆來自人性,從故事中孩子可以進行借位思考,從故事中預測行為的結果,當然也從故事中看到值得學習的楷模。

說孩子問題時,先說個故事吧!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視覺課各組孩子要從自己已完成的十種不同種類的形容詞中

找出屬於自己組別的十種形容詞

小柚子對該組「黃色的」這三字特別感興趣

老師你知道黃色的嗎

你是說你身上螞蟻裝那個 小螞蟻的臉嗎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帶著孩子一起做第一次的「吃葡萄乾練習」,從各種感官一起品嘗葡萄乾。

 

視覺上,觀察它的樣子、大小、表面紋路;聽覺上,聽聽它的生命歷程;觸覺上,感覺它的皺褶、軟硬、薄厚;嗅覺上,聞聞它的味道。

 

輕碰嘴唇,再次使用觸覺;放入口中時感受它的存在與口中的變化;用舌頭輕碰後,感受咬下的第一口;牙齒的咀嚼;吞嚥的當下......一直到胃裡和自己身體融為一體的感覺。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起,班上在午餐時間開始播放「天方夜譚」─── 是部充滿冒險、勇敢、智慧、驚奇且異國風味濃厚的卡通。讓教室裡的午餐時分只剩下了電視聲,以往又吃飯又發聲的一張嘴,竟自動的只剩下一種功能。

 

這卡通在第一集就開啟了孩子的喜愛。這一集描述了兩位好友互相幫忙、互相疼惜的劇情,這當中有好大人的包容、寬恕與理解也有壞大人的尖酸與刻薄。

 

或許是受這情節影響,當天下午視覺課時,班上有三四位孩子未帶齊所需物品,正準備拿筆寫課文時,有位多帶用具的孩子舉了手,為某位同學澄清未帶用品的事情,平時這位發言的孩子在表達心中所想時常不具條理與清晰度,但當下卻能說的又清楚又合理,一次就讓人明白了事情因果。不知是否與卡通有關,但我清楚這位孩子平日是容易被故事感動的。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果餐 (3).jpg 

           這學期剛開始的自然課,我們觀察了水果的種子。好認真畫畫的小境。

 

            水果餐 (9).jpg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一因德國訪客來校參訪,教師晨會因此暫停,也讓我有機會看孩子如何和故事媽嗎互動,順便拍了些上課照片。

 

這一天故事媽媽帶孩子們讀的是《挖土機年年作響》。 孩子們要透過自己的眼睛記錄所見再上台與大家分享。

             故事媽媽1 (2).jpg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節下課未結束,有孩子匆忙地跑回教室說同學受傷了,頭後面一直流血......,聽得我心驚膽跳,好幾年不曾有過的緊張與擔心,隨著孩子的聲音趕到健康中心瞭解狀況,只見受傷的孩子衣服上滿是血跡,護士阿姨說後腦勺有撕裂傷,需要外送縫合,她會聯繫家長,我則趕緊回到教室瞭解事情發生過程。

 

回教室途中,先請跟在身旁的一位孩子帶我去事發現場,地板上無任何尖銳物品,只有學校重新鋪設的軟墊,孩子說可能是撞到固定二支平衡桿的螺絲帽。尚未走進教室,就聽到一些孩子正指責著某位同學的高分貝聲音,我想這節社會課應會是個以問題導向為課題的一堂課了。

 

我請當時在場的孩子一一說明所看到、聽到的現場狀況,說的同學要好好地、清楚地說,尚未輪到你說的同學要仔細地聽正在說明的內容,每個孩子說完,我都會在重覆一次內容,好確定我所聽的與你所說的是一樣的,如果你要說的內容與同學相同,就不必再重述,只需要補充不足的過程即可。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天當中何時是孩子最容易告狀的時間,在四六是掃地時間。

 

孩子告狀的理由五花八門,大多是來說某某同學說他怎樣怎樣,把這些不喜歡的話記得這麼清楚,為什麼沒辦法想清楚這個時間做重要的事情呢?為什麼不把這異常清楚的告狀精神拿來好好地做完工作或磨練工作技巧呢?

 

而孩子來告狀時,通常我會看著他,然後說:「我聽到你說的事了,請先去做打掃工作,等會我再過去看看」,我一定會過去看,但  是看他的工作狀況,通常會發現這些孩子對工作都是敷衍以對,因為他並不看重自己的工作,這樣的態度其實是會轉化,轉化成為面對其他事情的態度。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延續上一篇「和孩子談性1」的話題與課程,希望透過觀賞由NHK製作的「亞當與夏娃」影片裡的山本博士與三位孩子的對話,讓孩子有更正確的性觀念。

  

性別-1.jpg 

  

二十幾分鐘的影片,內容較著重在解說男女生的生殖器官以及青春期的變化,也附帶說明了精子卵子如何相遇以及相遇後的形成胎兒的概念,孩子對男生女生的不同大概都有初步的基本常識了。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曾和孩子一起談性嗎?這話題在你家開跑了嗎?前不久學校邀請成大饒夢霞教授到校進行親職講座,雖然那天晚上我因事未能參加講座,但從以往的經驗是,她的演說內容應該會帶到與孩子談性這部分,不管您有無參加講座,請現在開始和孩子談性,這是身為現代的父母,必須做的功課之一,否則孩子很 容易從浮濫的資訊管道獲得不知是否正確的性觀念。

 

上週,我聽見班上有一孩子在追問另一個孩子:「什麼是保險套?」,同一天,有男同學大聲地喊著:「**號,妳的奶頭......」,雖然在健康課我們解說過性器官〈還搭配印刷精美的生殖器大圖示一同教學〉,也在性別平等教育時,討論男女相互尊重的重要,但關於這類話題是身而為人永遠感興趣的,孩子更有著高度好奇與濃厚興趣。

 

當天最後一節,我用了僅剩的一點時間再上一次健康教育+性別平等,但我知道孩子仍意猶未盡,因為每次上到最後一節,孩子精神都很差,但這一節的這一點點時間卻是精神抖擻,整間教室都活了起來,難怪心理學家佛洛伊德認為:性,是人格發展〈個體行為〉的根源。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考社會 (2).JPG

                                  不是在考社會聽寫嗎?怎麼可以看書?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五的家長讀書會裡,家長們認真地詢問班上前陣子的起起伏伏,由於上上週我因故未出席讀書會,家長們已針對班上狀況作過熱烈討論了,這次更希望老師的在場能針對問題給與回覆,謝謝這些家長的關注與想盡一分力的心意。

 

前陣子,班上的問題集中在:作業遲交率上升、英語課秩序有待改善、作業訂正完成度下降。

 

這幾個問題再加上班上隨時突發的生活事件〈如:口出惡言、科任課有狀況、插隊問題、掃具傷人......〉,真讓身為導師的我一直為改善這些狀況而疲於奔命,以至於耽擱了教學進度,進度的停頓影響了出派作業的分量,分量多寡影響了作業繳交率與訂正程度,如此環環相扣,讓我的教學處於低潮中。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20 Tue 2010 20:31
  • 說愛

延續「愛要及時說出口」的心情小語後,我又請孩子「說愛」。因為有些孩子弟一次寫成愛為什麼要及時說出口或寫出慧姊上課的內容,與我的用意稍有出入,所以,再次解說後,請孩子回家要向家人「說愛」,我跟孩子說:不是拉拉媽媽,然後說,老師說要說「愛」,「愛」這樣子喔!而是要練習表達心中愛的成分。

 

來看看孩子的「說愛」:

 

         說愛 (2).JPG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孩子的聯絡簿上對於這一兩天的生活是這樣寫著的:

            作業反省二.JPG   作業反省二 (9).JPG

      

         作業反省二 (2)-1.jpg 

         作業反省二 (3)-1.jpg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五孩子放學後,有家長跟我說班上孩子和四年一班的孩子打群架,據說原因是打躲避的場地之爭。由於孩子已放學,而一班老師正好下午請假,也無從知悉她是否知情,心想就待週一了解確實狀況後再看看要如何處理;接著,到了週一,孩子繳交作業情形又不盡理想,全班交齊所有作業者只有十位。

  

一直到今天,黑板上的記錄是這樣的:

               訂正號碼.JPG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從這學期開始,聯絡簿若再出現錯別字、注音時,將必須完成「百字練習曲」。

  

寫在聯絡簿裡的字,應可說就是那些字在循環,有些字仍常寫錯:

 

                 錯別字.JPG 錯別字 (2).JPG  錯別字 (4).JPG 錯別字 (3).JPG

ba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